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六百余年历史文化名镇 山地传奇、黔中古镇—青岩古镇欢迎您!  价格公示

走进贵阳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该新区规划定位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历史沿革

        元代建顺元城,其北门在今勇烈路与中华中路相接处。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土城为石城,并把北门扩展到今喷水池一带,全城有门五孔,东为武胜门(民国时改名禹门,俗称老东门),西为圣泉门(民国时改名中山门),俗称大西门,北为柔远门(俗称北门,今喷水池)。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增筑外城,有门四孔,东为小东门(新东门),东北为洪边门,北为六广门,西为威清门,新旧两城共有城门九孔,七孔在今云岩区境。本世纪40年代后陆续拆除,但至今人们仍以各城门名称表示方位。明代贵州建省以后,云岩区境为贵州历代行政机关驻地。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贵州布政司,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按察使司,清王朝亦沿袭。民国时期省政府等均区境。

地理环境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该市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
        贵阳境内历史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1958年,在贵阳境内采集到藻类植物标本就有24科、40属、62种。其中大部可食用或药用。铝土矿、磷矿是当前贵阳地区优势矿产,其他如重晶石、水晶、石英砂等也有较大开发前景。山城贵阳,如今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城市,它不但有许多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而且还以气候宜人饮誉于世。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港澳许多报刊称赞它是理想的旅游胜地,《北京晚报》曾发专文,称赞贵阳为“祖国的第二个春城”。现在贵阳被称为“林城”,即“森林之城”。
        

民风民俗

        贵阳各地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民族节日,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在民族节日、集会期间及农闲时节,农村要开展演地戏、跳芦笙舞、赛歌、赛马、斗牛等饶有情趣、极富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活动。而那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也会使游人大开眼界。如果你有幸参加这些民族节日的话,一定会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
                              

民族宗教

        贵阳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20多个民族分布。
        贵阳市有五大传统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全市共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1处,其中佛教34处、道教1处、伊斯兰教2处、天主教7处、基督教堂17处,基督教聚会点22处。有弘福寺,巢凤寺,马王庙,观音洞,龙泉寺等等寺庙。

文化艺术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则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特色刺绣与挑花,是贵阳传统民族工艺,具有各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绚丽、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等等,以苗族的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色彩丰富,针法精巧,美观大方,充满名族气息。
        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多为几何图案,构图严谨,富于节奏。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艺精致著称,且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色彩、构图上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要求。
        此外贵阳还有花灯戏,地戏,川戏等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