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6/9/29 17:36:20 浏览次数:32243次
我们都知道青岩古镇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熟悉青岩的人都知道。青岩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一宫二堂一院一楼一府等历史遗迹36处。赵状元府、龙泉寺和迎祥寺等建筑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遗迹,而青岩古镇的新哨村,有着一座曾经香火鼎盛,热闹非凡的寺庙----凤鸣寺,却鲜为人知。现在的凤鸣寺只能静静地望着热闹的青岩古镇,回望昔日的繁花似锦。
凤鸣寺,位于新哨村,建于明末。坐西向东。二进院落。有山门、前两厢、正殿、后两厢、后殿等,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千米。正殿面阔三间,通面阔20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这些资料远不能让我们全面地了解凤鸣寺,于是我们决定实地考察,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如今的凤鸣寺只有门头留有已变得模糊不清的凤鸣寺三个大字和斑驳的门墙,长期被风雨侵蚀变得破败不堪,佛像被立在村民后期盖的小小的简陋的瓦房里,大部分的面积因中途修缮停止而散落的泥沙,在没有人带领介绍的情况下都不知道大概的原貌是个什么样子,嫣然毫无昔日寺庙庄重威严的样子,只有一棵和寺庙历史一样久远的紫薇树凄凉地矗立在那。
刘家强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今年已有82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吐字清晰。老人家对新哨村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个人也非常喜欢历史故事,算是村里的活课本。老人家见证了凤鸣寺由盛转衰的历史,一说到凤鸣寺老人家就来精神了,侃侃而谈,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人跟他提及这凤鸣寺了。他还记得以前小时候经常到寺庙里和和尚玩游戏,过年过节和父母去庙里烧香,学着父母烧香拜佛的样子,有模有样的跪着、磕头,其实并不知道祭拜的含义,说着说着老人家傻傻的笑着,好像儿时的情景就发生在眼前一样。
凤鸣寺名字的由来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古时候人们选址市都有阴地、阳地之说,况且凤鸣寺是个风水宝地,曾住这里的两户人家都出了大官,而且从坡形上看呈飞凤朝阳,凤凰鸣叫的姿势,便取名叫凤鸣寺。
凤鸣寺建于明末清初时期,分有上殿和下殿,两边还有分别有厢房。据说这上殿和下殿是两个大户人家的住宅,上殿原先是何翰林家,财力雄厚,有很多银子;下殿是蒲翰林家,家中谷子属村里最多(翰林的称呼是他们考上翰林之后的称谓)。当时何翰林家的妹妹被选作当吴三桂的妃子,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是何翰林一家搬离了新哨村,但怕自家祖宅被人侵占,便出钱修建了上殿。蒲翰林是后来考上翰林,须搬离此地去外地当官,自家又不像何翰林家财力雄厚,于是召集大家集资修建下殿,当时还建有功德碑,上面记载着集资的所有人,大家出的钱大到几百银两小到几文钱。至此,凤鸣寺建造完成。
据说凤鸣寺当时在青岩列位第二大寺庙,第一大寺庙是龙泉寺,寺庙地位的大小在当时是以挑数来衡量的,龙泉寺一年有800挑粮食的收入,而凤鸣寺有700挑粮食的收入,所以位居第二。当时寺庙内大大小小的佛像加起来有几十余座,每逢大年初一到十五、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有老百姓前去祭拜,香火不断。可以想象当时的凤鸣寺的名气和规模在青岩都是数一数二的。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后来文革《十六条》又明确规定“破四旧”、“立四新”是文革的重要目标,破四旧的运动于是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文物古迹,图书字画等文化遗产,均成为“革命”对象的重中之重,因此这股潮流迅速涌向全国,各地红卫兵竞相效仿:冲击寺院、古迹(包括山东曲阜的孔庙、孔林),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名家字画。毫无疑问,凤鸣寺也是受害者之一,庙宇被捣毁,庙里的菩萨也不能幸免,建造的过程是漫长的,而毁坏却在一念之间。
经历了破四旧运动后,凤鸣寺改建为当地小学,这个小学存在有20余年,后由于小学搬迁新址,从此后凤鸣寺因无人管理,于是就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尽管凤鸣寺变得破壁残垣,约在十年前村民集资一起去外地请来了现在的菩萨佛像,就是当地民俗的“请菩萨”,每逢节日,远近的相邻还是愿意来凤鸣寺祭拜,所以现在新哨村的村民,特别是年纪较大者对于修复凤鸣寺的呼声特别大,因为凤鸣寺不仅仅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古老寺庙,还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美好愿景。
凤鸣寺是青岩古镇的文化建筑物之一,青岩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青岩文物建筑修复非常地重视,也在积极地做好文物建筑的修复工作。凤鸣寺的修复对新哨村村民意义重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凤鸣寺恢复回以前恢弘的气势。